800文学网 > 捡个系统当皇帝 > 第261章 放榜

第261章 放榜

800文学网 www.800wenxue.com,最快更新捡个系统当皇帝 !

    “老大人,您看这魁首应该定为谁?”张仪阅卷之后,虚心的请教蔡邕。

    蔡邕看了看面前的一堆试卷,说实话其中也确实有一两人是他所欣赏的,但是综合来看都没有一个让他真正为之心动的人才。

    因为这些人比起张仪之类来差的可就不是一心半点。

    不过,人家张仪怎么说都是一国的宰相,拿这些考生和他相提并着实是相差甚远。

    “就定那个写了‘心即理也’的唯心论的考生吧。”蔡邕说的随意,但是落在张仪的耳朵里面倒是觉得这个想法相当的稳妥。

    其实,说白了这次入学考试出彩的也就这几个人。不是把魁首定为唯心论的考生就是定为前面写下陋室铭的翩翩之才。

    但是诗词毕竟是小道,最主要是张仪也是唯心论者,而蔡邕这个提出先鸡乎?先蛋乎的家伙反而处在两者之间。

    或许这就是蔡邕的境界会在大儒的原因吧。

    “好的,那我这就通知下去吧。”张仪按照蔡邕的意见把名次排列了下去。

    处理好这边国子监的事情,张仪就要去继续的推行新法了,毕竟作为一名相国也不是每天都在忙这些有的没的小事情。

    皇宫,陈政在御书房里面听着魏忠贤刚刚收到的喜讯。“君上,韩信大将军那边已经重新拿下了南越城,车立国和薛国的联军全数击溃!”魏忠贤一脸的喜色,说实在的之前他们听到韩信的南越城被车立国打下的时候,陈政的

    心里也是暗暗的为他捏了把汗。

    其实在陈政的心里面哪怕南越丢了都没事,只要韩信没事,南周的将士没事就行了。

    所以对于韩信的果断弃城而去,陈政是赞许的,这也从侧面的反映了陈政选择韩信为大将军没有选错。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说不定最后的结果就是城毁人亡。

    现在陈政收到了韩信这边的捷报等于是心里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这样子他就能放手去布局和吴国的战役了。

    就在韩信传信不久前,陈政这边刚刚得到消息说吴国那边百姓已经哀声哉道。

    很多人现在都吃不上饭,饿死的平民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市场上现在是有钱你都买不到米,因为米全部都被沈万三给囤积了起来。

    吴国的君王万万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私自铸造了大量的铜币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而且朝廷上过半的官员现在都已经被沈万三给收买了,换句话说只要沈万三想,随时都能让诺大的吴国被掀翻。

    不过南周想要立刻接收吴国这么大的摊子也没那么简单,别的不说,就单单是吴国现在流民该如何安置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妥善安排的。

    所以对此,陈政还是打算和张仪来合谋一下,至于新法交给范仲淹就好了,反正现在范仲淹做的也挺好的。

    第二天一早,国子监的大门外就挤满了人,因为今天的放榜的日子,所以学子们纷纷一早就起床来到国子监的门口等待国子监的人放榜。

    榜单共分为文榜和武榜两榜。

    因为武生是率先考完试的,所以也是武榜提前放得榜。

    果然,榜单一出来,李元霸和秦磊的名字就分别占据了榜单的前两名,而且两个人还都有一个一百分的满分成绩。

    就单单这一项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考生的成绩,另外还有一些周牧放得分,所以秦磊和李元霸两人才能分别名列一二名。

    要不然换作两门考试的综合成绩,他们是没办法拿到前两名的。

    “秦磊,你中了,你是魁首!”秦磊还没看到榜单,倒是他的好朋友率先看到榜单,看到秦磊是第一名的成绩,他的好朋友也是发自内心的替秦磊开心。

    秦磊本人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当场就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是第一名,要知道他武试的成绩真的是差到几点,也就是文试拿到了满分。

    相较于秦磊的失神,李元霸则是很淡定,他压根就没有把这个名字放在心上,只是对于自己为什么不是第一名的事情有点耿耿于怀。

    尤其是这个第一名看上去细胳膊细腿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这就更加让他想不通了,难道说这个年头,老师们都好这一口嘛。

    幸亏周牧不知道李元霸这个憨货是这么想的,要不然铁定把他一顿胖揍打到他生活不能自理。武生那边放榜了,文榜也是紧随而至,榜上的第一名赫然就是被蔡邕钦点的高天赐,不是什么历史名士,所以看到手里的榜单之后陈政的期待度还是蛮高的,这就说明了

    不仅是历史名将就算是南周人自生也是有不输历史名将的潜质的。

    当然放榜也就意味着哪些人能够入学,哪些人又会被淘汰。

    在入选的名单当中,将近七成的考生都是来自家境优越的富贾子弟,也是在这样衣食无忧的环境下,他们的子弟才能够潜心的钻研到学问当中。

    换作是普通的百姓家的学生,没事还要帮忙务农,否则的话,他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机会读书。

    不过随着日后陈政的新法渐渐的落实以及新型农作物的入地,南周国的教育是一定会出现改善的。其实陈政的这个法子也是最有效改变南周国的法子,就像鲁国虽然他们的军力并不是非常的强盛,但是有一说一,他们的百姓都是开明的,不论是国家出台了什么新的政

    策他们都有能分辨善恶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很少受到乡绅的压迫,这都是源自他们自己原本就对事物有分析能力。

    陈政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把南周国的教育全面的推行出去,等到日后时机成熟了,南周的人民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有主见,也能为他日后一步步的改革率先排除阻碍。说到作物,这几天绣衣卫的人可以说是跑断了腿,到处去找陈政说的土豆和红薯,结果终于是被他们给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