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文学网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六百三十七节 中国经济升级(1)

第六百三十七节 中国经济升级(1)

800文学网 www.800wenxue.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至少商人是不太希望中英两巨头之间爆发战争的,因为这两个国家一旦开战,其他所有国家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危言耸听,总是让德国商人德璀琳不屑一顾。

    他是一个残疾退伍军人,在普法战争中一只手被弹片削掉之后,战争就离他远去了。

    退伍后的他,跟人合伙开办了一座商行,来到中国开拓。

    受制于狭小的市场空间,德国企业的国际化思想很普遍,这也跟历史有关,历史上长期四分五裂,德国商人习惯了对外贸易,汉萨同盟就是这样一个以国际贸易为目标的城市同盟。

    像西门子这样的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就积极谋求开拓国外产业,攫取的第一桶金,竟然是来自俄国的电报业务。

    德璀琳也一样,他的商行刚刚成立,就谋求开拓海外业务。这年头,中国是世界上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市场。任何国家,任何公司,只要能大规模向中国出口商品,就能发财。

    德璀琳也看上了这个市场,可是他在中国市场上几乎破产,因为这里的竞争也实在是太激烈了。

    德璀琳最开始,希望能向中国出口德国的优势商品,煤炭。他是通过报纸读到中国持续扩大的钢铁产业的消息的,当时转炉炼钢法方兴未艾,炼钢就需要优质焦煤,而德国鲁尔区的煤炭,价格十分低廉,德璀琳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可德国有鲁尔,中国有山西啊,把鲁尔的煤炭万里迢迢运道中国,卖肯定是卖的出去,但得赔死。

    德璀琳乘船来到中国,发现中国的煤炭价格虽然不比德国的低廉,甚至稍微昂贵,可如果算上高昂的运费之后,就完全没有利润可言了。在中国徘徊了几个月,他都没找到可以做的生意。

    德国出口中国的优势商品,无外乎机械设备,最主要的是采矿设备和机床。可这些优势项目,早就被大商行垄断了,他这种私人小商行完全没有能力进入。

    在中国考察了六个多月,光是差旅费,就让他的积蓄消耗殆尽,合伙人也打了退堂鼓,打电报来希望他放弃中国业务,一起转战美洲业务,墨西哥当时刚刚成为利奥波德亲王的领地,许多德国资本都涌入了墨西哥淘金。

    德璀琳深思熟虑一番之后,还是认为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跟合伙人的意见不一致,导致他不得不解散了商行,他一贫如洗,甚至连一张回国的船票都买不起,只能滞留在中国。

    不过他不是普通人,他名叫古斯塔?冯?德璀琳,是一个容克贵族成员,他的家族从政,从商的很多。他很快就在德国大使馆找到了一份差事,作为一个负责处理德国侨民跟德国邮递业务的文书。这是一个简单枯燥的工作,受过良好教育的德璀琳完全能够胜任。

    尽管争取到这个职位,不过是德璀琳的权宜之计,但他却从中找到了机会。

    邮件是什么,邮件代表着信息。尽管电报已经很普及,中国欧洲公司垄断了中国到欧洲的电报业务,可写信的方式依然存在,而且信件比电报价格更加低廉,除了紧急公务和商务往来,一半的私人信件,都是通过邮递的方式。而这项业务,是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由德国外交使馆代办的。

    可是领事馆因为经费问题,只负责代办信件往来,许多德国人希望能够邮递一些商品,则没有渠道。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大的奢侈品和手工艺品生产国,中国富裕阶层支撑起了中国的奢侈品和手工艺品的生产,而且参与进来,中国富人的品位,帮助工匠不断的生产出最潮流的工艺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日趋流行,欧洲富裕阶层收藏中国工艺品的热情与日俱增。

    在中国经商、学习和工作的德国侨民与日俱增,已经超过万人,这些人在中国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市场上挑花了眼,回国必带大量工艺品赠送友人,也帮一些朋友订购一些中国商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雕工鬼斧神工的象牙制品,奢侈华美的宝石饰品,而最普通的则是竹制品、草编织品等大宗平民饰品,深受德国小资的青睐。

    可这些侨民回国的次数毕竟有限,因此托运变成了一项需求,可通过一些来华商船托运物品,经常有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代理信件邮递过程中,德璀琳接触了大量这样的客户,无数次询问是否可以邮递商品,于是在工作了一年之后,德璀琳积累了一点资金,再次开办了一个商行,决定从事邮购业务。

    他很有心,工作的时候,他记下了那些经常询问是否可以邮寄商品的客户的联系地址,他的商行开办之后,迅速给这些客户写信,告诉他们自己的业务范围。

    德璀琳通过租用商船的固定舱位,批量向德国邮递商品的方式,终于开始盈利。之后他开始在德国报纸上刊登广告,告诉德国消费者他们公司的业务,接受德国消费者直接订货。德璀琳洋行负责将这些客户的要求,跟中国工匠或者设计师联系,请他们帮忙设计,工匠打造之后,发回德国。这让德璀琳慢慢积累了一些高级消费者,这些消费者不会满足于一些草编或者竹雕等寻常摆件,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奢侈品。

    这样的人群在德国越来越多,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一个庞大的中产以上的富裕阶层慢慢诞生,这些人需要那些彰显身份的奢侈品。有什么比一个带有自己家族徽章,质地精美的中国官窑瓷器更能提升尊严感,有什么比一整根象牙上雕刻出一整套,以他们家族成员面容为基础的普法战争群像更能让家族自豪,有什么比穿着跟中国皇室家族一样的,得到中国皇室认定的上用贡品作坊生产出来的布料、丝绸、锦缎更能彰显身份呢。

    于是德璀琳的业务越做越大,不但接受德国的订货,还拓展到了法国、英国等大多数欧洲国家。

    德璀琳洋行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客户的意见反馈,不断增加新的服务。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代购了,而是根据客户的意见,从设计、下单到送货一条龙服务。他在欧洲和中国都雇佣了一些艺术家、设计师,在欧洲的设计师可以上门为那些大客户服务,听取他们的意见,帮他们出主意,最后总结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意见,将设计意见通过电报、信件送到中国,中国设计师负责具体落实这些意见,有时候甚至会将具体方案又传回欧洲,得到客户的满意和确认之后才会下单。一套象牙制品,一整套婚礼餐具,或者一件装饰珠宝的华美婚纱、礼服等商品,有时候甚至需要两三年才能交货,价格也高昂到令人咂舌,动辄数千上万马克。这样的高级消费,全世界范围内,也就只有那些大贵族,大资本家,大银行家才消费得起,而他们也乐此不疲。

    中国人早期引入、学习、模仿法国的奢侈品模式,并将其嫁接到中国庞大的手工艺品生产能力上,现在已经超越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出口国,奢侈品出口跟普通商品最大的差别在于,奢侈品还附带有文化输出和品牌积累的效果。文化输出上,中国的绘画技法,雕刻技法,造像思想,会通过瓷器、雕刻品传播到西方,影响西方人的审美方式。品牌积累上,当西方人看到中国商品总是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昂贵的饰品,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不可能会差。久而久之中国商品天然就形成了一股口碑,让中国商品在消费者的印象中第一反应就是精美、华丽和奢侈。就好像后世中国人一听到德国制造,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做工精良。

    像德璀琳这样,通过各种方式,将中国文化产品输出到国外的商人不计其数。德璀琳洋行在欧洲是最大的中国工艺品出口商,可在全世界来说,并不算大。那些受中国文化影响更深的国家,进口中国文化产品的规模更大。比如日本、朝鲜、越南、南非、满清、印加王国等等国家,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手工艺品,大量直接进口中国的书籍。从传统经典,到最新的流行读物,都能在这些国家热销。

    就算是欧洲,德璀琳洋行也越来越受到其他竞争者的挑战,法国人比德国人更有文化产品的嗅觉,在发现德璀琳洋行的业务模式之后,法国人紧跟着加入了这种邮购业务,之后意大利人也加入了进来,法国和意大利人在文化产品的设计能力上,甩开了德国人八千里地。法国自不用说,意大利在后世享有“意大利设计,德国制造”的美誉,意大利的设计水平,是能够跟德国的制造水平相提并论的。

    法国和意大利竞争者的出现,让德璀琳洋行的业务开始萎缩,作为欧洲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法国市场日益被法国本土代购企业夺走,这让德璀琳开始思考转型。

    这几年他发现了一个日益明显的现象,中国经济日益表现出一种跟欧洲迥异的特质。

    他发现,在欧洲很难投入商业的一些技术,一些产品和设计,在中国有可能获得成功。一些在欧洲推广缓慢的商品和技术,在中国有可能一日千里。然后这些在中国催熟的商业模式,又可以返销欧洲。